存在主义思潮起源于20世纪一战的冲击与混乱背景,于五十年代风靡全球,并在三十年代正式形成。代表人物包括海德格尔早期、萨特、加缪等人。这一思想主张人在现代社会中容易迷失自我,只有通过个人选择才能保持真正的自我,避免被社会成见吞噬。存在主义风靡的原因与二战的残酷现实、消费主义时代的个性抹杀有关。随着西方社会的变化,特别是社会革命的失败和富裕生活对人的影响,存在主义逐渐失去了影响力。尽管存在学理上的问题,但存在主义仍对个人选择和自我意识具有深远影响。在中国,虽然存在主义曾经风靡一段时间,但由于文化差异,它并未引起强烈的共鸣。中国社会转型的现状可能为存在主义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关于中国人的优缺点,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是家族主义,它强调孝道和家族的重要性,但也可能导致重家族轻国家的倾向。其次是中庸主义,它以中道为教,强调和谐统一,但也容易使人消极妥协,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世界主义则强调平等和包容,但也容易使人缺乏国家观念和敌忾同仇之心。还有和平主义、政治上的不干涉主义以及实用主义等方面的特点。这些优点和缺点共同构成了中国民族的特点。
政治权术与智慧集中,铸就了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政治文化模式。此模式下,历史现象独特,如官场的升迁与隐逸,以及宗教如道教、佛教的兴起。当权力追求无果时,人们选择成为圣人或隐士,以诗酒自娱。在这种背景下,贪生者修道,厌世者念佛。相较之下,西方文化人生价值多元,从政和经商均被视为实现价值的途径。西方人倾向选择律师和医生等职业。
谈及个人本位与群体本位之别,西方文化凸显个人价值,主张独立,重视个人主动性、兴趣与行为。个人主义是核心,强调自我表达与个人尊严,注重个人隐私和权利。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勇于进取,崇尚竞争。而中国社会的三大基本结构强调群体本位的集体主义,以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个人服从集体,“大公无私”是崇尚的原则。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时,人们强调“克己守道”,遵循既定的社会规范。
关于天人观,西方传统认为宇宙由神创造并控制,人与宇宙相互独立。这种观念形成了二元论世界观,认为人的任务是发现真理并征服自然。相比之下,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做事顺应自然规律,注重整体想象思维。
在知识观方面,中西方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同。中国人注重整体观察,通过演绎法获取知识,旨在发现内在联系和统一。而西方人更偏向于使用分析法,关注事物的个性,同时认识到所有的个体差异在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联系。中国人的认知过程重视心理过程、整体观察等,而西方人的认知则更强调理性。
交际观方面,西方人的交际观念受多种思想影响,如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形成外向、求独立、求功利的观念。他们希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而中国人则强调融入群体,重视人际关系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差异也与中西方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关。西方的地理环境工商业发达,注重研究自然客体;而中国的文化环境则更强调传统和过去,知足常乐,稳中求发展。
在交际中,中国人对老者充满敬意,将上年纪的人尊称为“老师傅”,对有经验的人称为“老手”。他们重视与老朋友的联络,认为交往越久感情越深厚。相反,西方人则推崇修辞学,愿意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以延伸自我影响和改造他人。他们愿意通过语言来相识,因此在大学中广泛设置修辞、逻辑课程以促使学生有效交际。在商业交流中,语言交流被广泛研究和强调。这种对语言和辩论的重视直接影响了西方人的交际行为、交际方略和交际风格。在个人主义的社会背景下,西方人倾向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东西。
在中国,修辞并不被视为一种科学,而是交际技巧。人们不善于雄辩,反而认为沉默是金。在以群体为本的中国社会中,人们在交际时自我压抑,说话委婉、含蓄,注重察言观色。语言被看作是一种保持社会和谐的手段,而不仅仅是表达思想或信息的工具。孔子的谨慎态度影响了人们对语言的运用,主张少说话多做事。
在看待时间方面,西方人持线式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单向持续的,一去不复返。与此相反,中国人更重视过去发生的事情,倾向于按照过去的经验来指导当前的行为。在时间使用上,中国人具有更大的随意性,而西方人则往往对时间做出精心安排。这种差异也反映在他们的家庭观念上。
在中国文化中,长者被视为智慧和权威的象征,代表着经验丰富和知识渊博。与此不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价值,尊重青年代表着未来和无限的可能性。在家庭中,中国人以家族为本位,注重家庭关系中的和谐与秩序;而西方人则追求独立生活,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
中西价值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避免误解和失误。我们也应该吸收他人之长,弥补自己的不足,推动自身民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