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北京宣言的核心内容强调了巴以双方对和平进程的共同承诺,以及建立一个与以色列和平共处、拥有主权和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的愿景。宣言中,双方重申了对两国方案的承诺,并决心通过谈判解决包括领土、安全、难民和水资源等在内的所有悬而未决问题。宣言也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和平进程的支持力度,确保平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
第66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了加入联合国的申请,引发国际关注。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大发言中强调巴勒斯坦人应拥有国家权利,并呼吁双方就核心问题进行谈判。美国明确表示不会支持巴勒斯坦单方面寻求在联合国的完全会员国资格,并在必要时将行使否决权。
巴勒斯坦地区近期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支持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与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外长利伯曼对奥巴马立场表示赞赏,认为谈判是达成“稳定和持久和平”的唯一途径。
回溯历史,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源于1947年的分治计划。自以色列建国以来,双方冲突不断,尽管和谈持续,但巴勒斯坦至今未能建立国家。目前,巴勒斯坦要求的建国边界基于1967年战前边界,但面临诸多挑战。尽管多次宣布建国,但仅限于政治象征意义。实际上,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道路漫长而充满变数,需要得到安理会多数理事国以及联大的广泛支持。美国、以色列和欧盟对此感到被动和无奈。美国为阻止巴勒斯坦入联,威胁中止援助和采取其他措施。以色列则威胁中止已签署的协议和代收税款。以色列国内对这一问题存在分歧。
关于中东的动荡,左翼观点指出其根源并非源于以色列的存在,而是各国极端势力的抬头。单纯将以色列视为替罪羊或出气筒是不公平的。目前,以色列亟需推动与巴勒斯坦的和谈以掌握主动权。以色列正面临两难的抉择:若坚持强硬立场,可能会导致阿巴斯当局崩溃,失去温和的谈判伙伴;若让步过多,则可能导致联合垮台。此次联大之后,如何推动和谈将成为对以巴双方的严峻考验。
在五月份,巴以冲突再次成为国际新闻焦点,引发全球关注。这场战争的突然爆发,其深层原因可追溯到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逐渐侵占。
事件的起点可追溯到5月7日,当时巴勒斯坦民众在阿克萨寺进行抗议,反对以色列的强行迁出政策,这场抗议导致至少200名民众受伤。随后,抗议活动升级为双方之间的武装冲突。5月8日,哈马斯对以色列主要城市发射进行报复,而以色列则对加沙等城市进行空袭,造成大量巴勒斯坦人伤亡,包括妇女和儿童。许多关乎民生的基础设施,如学校、企业和医院,也遭受严重破坏。
巴以冲突的核心在于宗教和领土的争端。长期以来,以色列对耶路撒冷这座圣城的占领欲望强烈。自以色列建国以来,巴勒斯坦领土不断被侵蚀,耶路撒冷的大部分地区几乎被以色列控制。此次以色列在面对民众抗议时采取的暴力手段,与其所宣传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目前,以色列可能正在策划新一轮的攻势,意图彻底占领圣城并进一步扩大对巴勒斯坦的生存空间的压缩以谋求更大利益。哈马斯面临的选择异常艰难,是选择沉默忍受领土被蚕食,还是选择反击。由于以色列在经济和军事装备上占据优势,哈马斯选择了使用进行游击战,对以色列展开大规模袭击。
尽管联合国秘书长、中国以及美国总统拜登都呼吁双方停止冲突,但以色列的态度尚不明朗,特别是在其国内组阁危机需要通过战争来缓解的情况下。在国际社会中,各国对于巴以冲突的态度各异。美国坚定支持以色列的立场,北约诸国亦倾向于支持以色列。而俄罗斯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前曾支持以色列,战争结束后则转向支持阿拉伯联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呼吁双方通过谈判解决争端。阿盟(阿拉伯联盟)坚决支持巴勒斯坦,并愿意付出一切代价。中国则与俄罗斯立场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