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图像由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反映了人体组织的解剖及病理状态。自然对比是X线检查的基础,但在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中,可通过引入造影剂产生人工对比。荧光透视和X线摄影是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
荧光透视需在暗室内进行,并需对视力进行暗适应。采用影像增强电视系统可提高影像亮度。其主要优点是能观察器官的动态变化,如心、大血管搏动等。但荧屏亮度较低,影像对比度和清晰度较差,不适合观察密度和厚度差异较小的器官。
X线摄影所得照片称为平片,是最广泛应用的检查方法。其成像清晰,对比度及清晰度较好,能记录客观信息,便于复查和会诊。但每张照片仅代表一瞬间的X线影像,需要多个方位的摄影来建立立体概念。
体层摄影能获得某一选定层面上的组织结构影像,适用于显示平片难以显示的病变。软线摄影则使用能发射软X线的钼靶管球,用于检查软组织,特别是乳腺。
还有放大摄影、荧光摄影和记波摄影等特殊检查方法。
造影检查是通过引入造影剂来扩大X线检查范围。造影剂按密度高低分为高密度和低密度造影剂。高密度造影剂如钡剂和碘剂,主要用于食管、胃肠、胆管、胆囊、肾盂、尿路、动脉及静脉的造影以及CT增强检查。碘剂种类繁多,包括有机碘水剂和无机碘制剂。近年来,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开发降低了毒副反应,但费用较高。
脂肪酸碘化物的碘苯酯(pantopaque)曾是用于脊髓造影的试剂,现已经被非离子型二聚体碘水剂所取代。低密度造影剂主要由原子序数低、比重小的物质构成,如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等。其中,二氧化碳在人体内吸收最快,而空气吸收最慢。空气与氧气不应被注入正在出血的器官,以防气栓的发生。这些造影剂可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关节囊、腹腔、胸腔及软组织间隙的造影。
造影方式可分为直接引入和间接引入两种。直接引入包括口服法、灌注法和穿剌注入法,适用于食管及胃肠钡餐检查、钡剂灌肠等多种情况。间接引入的造影剂先被引入某一特定组织或器官内,后经吸收并聚集于欲造影的器官内。如淋巴管造影和静脉胆道造影等。
进行造影检查前,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确保检查效果及患者安全。应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以应对紧急情况。在造影剂中,钡剂相对安全,而气体造影时则需防止气栓。使用碘造影剂时,需了解患者是否有造影禁忌证,做好过敏试验,并准备好抢救措施以应对可能的过敏反应。
CT图像由不同灰度的象素构成,反映器官和组织的X线吸收系数。C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虽不如X线图像,但其密度分辨力高,可以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展示病变影像。CT图像以不同灰度表示器官和组织的密度,并可用CT值说明密度高低的程度,单位为Hu。水的CT值定为0Hu,而骨皮质和空气的CT值则分别定为+1000Hu和-1000Hu。人体软组织的CT值多与水相近,但由于CT的高密度分辨力,密度差异小的组织也能形成对比而显影。
台湾的胃癌情况虽较邻国的日本和韩国为轻,但在早期防治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尽管台湾的胃癌新案例中有不到两成属于早期癌,而日韩则有一半以上,这凸显了我们在早期筛检上的努力方向。早期胃癌的预后良好,五年存活率超过九成,甚至可能通过内视镜治疗得以成功治愈。其中,内视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便是专为治疗早期胃癌而诞生的技术。
当前,内视镜仍是早期侦测和诊断胃癌的最佳工具。面对胃镜普及但筛检成效与日韩存在差距的问题,关键在于疾病发生率的差异导致资源分配不同。日本为40岁以上民众提供健保给付的定期胃镜检查,显示了其在胃镜筛检上的投入。尽管如此,台湾的胃镜筛检工作仍有待提升。
针对胃癌的胃镜筛检与常规胃镜虽设备相同,但性质截然不同。高质量的胃癌筛检需要更多的时间、准备以及内视镜的知识和技巧。尽管无法要求所有胃镜都达到胃癌筛检的标准,但对于高风险族群,高品质的筛检有助于发现更多早期癌,从而拯救生命。
那么,哪些人应接受定期胃镜检查呢?主要的高风险族群包括50岁以上的男性、有胃癌家族史以及慢性幽门杆菌感染者。若未曾接受过胃镜检查,这些人应尽早进行检查。胃部切除患者和长期幽门杆菌感染者也应定期追踪。台湾的幽门杆菌感染率高,长期的慢性感染会增加胃癌风险。接受幽门杆菌的杀菌治疗可减少胃癌发生。
胃镜检查中,若发现幽门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以及肠上皮化生等病变,未来患胃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所有执行胃镜的医师应对这些变化有所了解,以找出目标族群进行最佳筛检与诊断。实际上,最重要的指标是胃镜下观察到的慢性幽门杆菌感染变化。一旦发现萎缩范围大或皱褶消失等高度变化,应特别小心。
早期胃癌的诊断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由于病灶可能仅表现为微小的突起凹陷,伴随颜色变化,且胃部是一个巨大的器官,存在黏液泡沫等观察障碍,因此需要充分的准备、时间和耐心。对于筛检为目的的胃镜,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并可能使用无痛()方法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研究指出,将常规胃镜时间延长至五至七分钟或更久,可以显著提高病灶检测率。尽管在繁忙的检查环境中全面推广这种方法可能不现实,但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高品质的追踪检查是可行的策略。在日本,筛检胃镜甚至可以达到十分钟,适当的镇静不仅让患者感到舒适,还能让医师从容检查,避免匆忙结束。
为了更全面地检测胃部病变,应尽力冲洗胃部的黏液泡沫,并在胃部的每个角落进行细致摄影。虽然台湾没有日本使用的黏液清除剂Pronase,但通过仔细清洁仍然可以取得很大帮助。即使是看似轻微的泡沫,清洁后也可能揭示原先无法观察到的病灶。
在摄影方面,遵循日本的早期胃癌诊断权威八尾建史(Kenshi Yao)所推荐的SSS观察法(Systematic Screening protocol for the Stomach),该方法要求在胃的窦部、体部及底部在正面和反转时,于四个象限进行摄影,至少拍摄22张照片。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观测死角,并强制延长观察时间。在中国大陆的一项研究显示,采用SSS法可以显著增强胃部早期癌的检测率(从0.2%增至2.3%),并且为后来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方便。
影像强化内视镜(IEE)在胃癌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染色、放大、光线调整和影像处理等技术,IEE能提升内视镜的诊断能力。它的三个主要目的包括侦测、划界和确诊。具体而言,通过侦测难以发现的病灶,划界以确定病灶的边缘和大小,以及通过确诊来辨别病灶的良恶性。
对于早期胃癌的病灶,有一些关键原则可以帮助识别,如表面结构的改变、颜色的变化和自发性出血或异常反光。一旦找到异常迹象,就可以使用IEE进行进一步检查。染剂(如靛胭脂)和窄频光谱(NBI)配合放大内视镜是早期胃癌侦测的重要工具。靛胭脂能够凸显凹陷处的病灶结构,使边缘看得更清楚。而NBI和放大内视镜则有助于判断病灶的良恶性,对于存在混淆视听的良性病灶(如由幽门杆菌胃炎引起的变化)尤其有帮助。熟练的医师使用放大NBI的准确度几乎可以与病理切片相媲美,可以说是诊断中的火眼金睛。在确认病灶后,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切片以确诊。关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在医学领域,放大内视镜并不是随处普及的技术。2012年,Endoscopy期刊一篇文章指出,单纯使用NBI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已经展现出显著的效果。当无法更换成放大内视镜时,医生有时会依赖单纯的NBI进行观察。但前提是必须确保充分冲洗并尽量贴近病灶,才能观察到所谓的分界线(demarcation line)。放大内视镜还能帮助医生练习内视镜治疗所需的手感和稳定度。若条件允许,使用放大内视镜观察疑似早期癌病灶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早期胃癌的放大内视镜示意图中,A/B显示的病灶在放大后呈现出中间结构和周围不同但仍呈规则的状态,因此属于良性;而C/D则在放大后能观察到明显的分界线以及中心不规则微血管,这标志着早期癌。
除此之外,超声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中也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它能有效地确定胃癌及其侵犯范围、深度,对早期胃癌和胃癌分期的诊断率极高,尤其是平坦型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可高达90%以上。虽然超声在胃溃疡诊断中的敏感性较低,但对于接受内科治疗的患者,超声是一种极好的随访检查方法,可以了解溃疡的进展和愈合情况,为判断疗效提供客观依据。即时超声在胃肠穿孔的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弥补X线腹部透视的不足。在急性阑尾炎的评价和诊断阑尾合并症及鉴别诊断方面,超声也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